泓泰

当代德语文学泰斗伦茨新书上架:梦想二十四岁退休,有错吗?

admin
当代德语文学泰斗伦茨新书上架:梦想二十四岁退休,有错吗?-第1张-游戏信息-泓泰

前言:

此时你们对“失物招领带来的缘分”可能比较注意,咱们都想要剖析一些“失物招领带来的缘分”的相关知识。那么小编同时在网摘上网罗了一些有关“失物招领带来的缘分””的相关资讯,希望我们能喜欢,兄弟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本期要为大家推荐的是当代德语文学三大家之一、《德语课》作者西格弗里德·伦茨的两部作品。



伦茨是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海因里希·伯尔齐名的德国作家。他一生著作等身,获奖无数,在德国家喻户晓,在国际上亦广为人知。他也是影响莫言、余华的一代大师。


格拉斯和伦茨,他们对我的吸引力比德国这个国家对我的吸引力还要巨大,如果能见到他们,我想这会成为我的隆重的节日。


伦茨借助其丰富的小说、戏剧和报告文学作品,不断引导现代人思考人性的复杂性,唤醒人们心中的良知,成为德意志民族的“心灵守护者”。而《失物招领处》和《默哀时刻》正是这样两部意蕴深远,能够触动普通人内心的、温暖而不乏锋芒之作。


在快节奏的当今社会,二十出头的年纪时,我们或许已经为自己铺设了人生的第一条轨道,在懵懂与憧憬中朝着某个目标努力。而《失物招领处》中,二十四岁的亨利·内夫却来到了联邦铁路局的失物招领处。他胸无大志,游戏人生,不愿进入家族企业工作,跑到失物招领处寻找人生的意义。



《失物招领处》


外研社·互文

出版时间:2020年6月

定价:46.00元

[德] 西格弗里德·伦茨 著

赵登荣 译


招领处的工作人员最初以为他是来找寻失物的失主,听说他是来报到的,都感到十分惊讶。一个朝气蓬勃的大好青年,为什么要来一无晋升希望,二无发展前途的地方呢?亨利却说自己不求升迁,只希望找一份舒适愉快的工作,无人打扰,无须东奔西跑,没有吵吵嚷嚷和勾心斗角。


与失物招领处主任哈姆斯谈起这里堆积的许多失物时,亨利说,他已经习惯丢了东西就不再长时间为它惋惜,毕竟大部分东西都是可以替代的。而哈姆斯告诉他,并非一切都可以替代,有些东西一旦丢了,是无法补偿,无法挽回的。在这里,亨利发现人们丢失的东西五花八门,连命运攸关的东西也会丢,失物招领处的每个角落里似乎都藏着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他逐渐对这里的工作得心应手,总能别出心裁地为看似平凡的工作日常增添乐趣。比如,他会让失主用独特的方式证明物品是自己的:他充当肉靶让杂耍者表演飞刀特技,与丢了剧本的女演员对戏,请遗失笛子的小女孩吹奏笛曲……在这一过程中,他不但结识了友善的同事和来自俄罗斯的朋友,也找到了自己的快乐和人生的意义。

失物招领处老照片


可惜,失物招领处虽然没有什么办公室政治,但也绝不是室外桃源。铁路公司改革如火如荼,为了缩减成本,裁员势在必行,失物招领处经验丰富的老员工阿尔伯特要被迫提前退休。裁员的同时,公司又开始发布招聘广告,意图招聘更年轻的员工。


此时的亨利终于明白了刚来失物招领处时听到的那句话,“有些东西一旦丢了,是无法补偿,无法挽回的”。对他而言,这里的每一个同事都是不可替代的,他自己也在长期的相处中变成了他们心里无可替代的一份子。然而对于面临改革的铁路公司而言,却恰恰相反,似乎每一个员工都可以被轻易取代,后浪淘汰前浪是无可避免的职场法则。


这一次,亨利决定必须为自己的信念做一番争取。他找到作为铁路公司高层的伯父,请求让他提前退休,换取阿尔伯特留下。


亨利能否实现二十四岁退休的愿望,以保全面临解雇危机的同事?他与失物招领处的缘分是否到此为止?他能否找到自己孜孜以求的那个答案?他的人生又将迎来什么样的转变?如果你对亨利的未来充满好奇,或者你也和他一样对人生和未来充满疑问,不妨翻开这本书,看伦茨如何以轻巧的笔触解开人生迷局。


如果说《失物招领处》讲述的是弱冠之年对人生意义的探寻,那么 《默哀时刻》则将时间拉回到少年时代,唤起悸动青春的情感回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两部作品都是关于失去与和解的故事。


《默哀时刻》讲述了十八岁少年经历的一段欲说还休的恋情。



《默哀时刻》


外研社·互文

出版时间:2020年6月

定价:42.00元

[德] 西格弗里德·伦茨 著

黄明嘉 译


波罗的海沿岸的一个小镇里,学校的师生们正在为去世的女教师施特拉·彼得森举行纪念仪式。师生们悲痛地看着这位年轻女士的照片,而十八岁的克里斯蒂安是最伤心的一位:年轻的英语老师不仅受同学们爱戴,更是他生命中第一个爱人。哀悼的人群默哀时,克里斯蒂安记起了他们往昔的幸福:


向上滑动阅览


二人在沙滩节上尽情共舞,施特拉的魅力让现场所有人倾倒;


他们在游船上观看帆板比赛,施特拉果断跳入水中以敏捷的泳姿救出了在比赛时落水的学生,她的胆识与义勇让裁判们钦佩不已;


去水下石场的途中,施特拉坚持要划桨,她惊人的耐力和优美的身姿都被克里斯蒂安看在眼里;


小船被风暴吹到了鸟岛上并搁浅,在棚屋里避雨时,两人察觉到彼此之间早已滋生的情愫;


他们比赛游泳,施特拉再一次凭借高超的泳技让克里斯蒂安刮目相看;


他们在海滩边的沙地里互诉衷肠,施特拉为他讲解乔治·奥威尔和福克纳的小说,启迪他对文学作品做更深入的思考;


施特拉搭载朋友的帆船去海上游玩,思念心切的克里斯蒂安将施特拉的来信读了好几遍,并决定给她写信,在信中勾画了两人美好的未来;

……


在克里斯蒂安眼里,施特拉既是诲人不倦、平易近人的老师,也是勇敢大方、魅力四射的女性。可惜这样一个几乎找不出缺点的人,却很快被一场灾难夺去了生命。


《默哀时刻》电影海报


小说以学校礼堂里男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串连起暧昧的往事片段与感伤的现实场景,带我们走入少年回忆里的世界:双人枕头上残留的凹痕、合影里两人亲密的身姿、海滩上共处的浪漫假期、课堂上的眼波流转和缄默无语……。伦茨不动声色地用一些微小的细节勾勒出故事的脉络,穿插诸多对人性、政治和文学的思考,彰显大师级作家高超的叙事功底。


这部中篇小说是伦茨80多岁高龄时突破创作惯例,首度尝试写下的爱情故事。伦茨在创作之初,其相爱多年的妻子不幸去世,饱受丧妻之痛的他遭遇写作障碍,一度搁笔,一年半后才再度提笔,重新开始创作。


可以说,这个故事虽与伦茨的婚姻现实相去甚远,却是一部倾注了作者深情的悼念与告白之作。它情感真挚且克制,回忆与现实交错,画面明亮与晦暗相映,有一种似真似幻的朦胧美感。男主人公经历的爱慕、暧昧、欢喜、嫉妒、憧憬,以及失去的痛苦,无不让人为之动容。


海边小镇明丽的景色,质朴慵懒的生活情景,以及对当地采石人工作的细致刻画,合力铺陈出一幅自然而美好的画面,犹如一部风景宜人的欧洲文艺片。《默哀时刻》2008年问世后,一年内在德国销出近40万册,被媒体誉为伦茨最美的一部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伦茨去世后,其尘封65年的遗作《投敌者》于2016年终获出版,在德国文坛掀起飓风,甫经问世便登顶销量榜单,成为当年德国文坛一大事件。



《投敌者》


外研社·互文

出版时间:2017年7月

定价:42.00元

[德] 西格弗里德·伦茨 著

赵登荣 译


这部迟来的作品讲述了一个德国士兵两次投敌的故事,用冷静而尖锐的文字见证了战争的残酷,对义务与良心、行动与罪责发出了灵魂拷问。也正因为如此,在政治敏感的德国战后时期,它被出版商认为“极度危险”,不宜出版,而后尘封数十年。


《投敌者》中文版也已由互文在第一时间引进,由资深德语翻译家、北京大学德语语言文学系教授赵登荣先生执笔翻译。相信这部精心打磨的译作,能让大家一睹伦茨的才华。

《投敌者》改编迷你剧


标签: #失物招领带来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