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泰

西京古道上的环翠亭——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梅田镇

admin
西京古道上的环翠亭——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梅田镇-第1张-游戏信息-泓泰

西京古道上的环翠亭--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梅田镇

李灶生 (自己改名)

2023年6月25日写于2012年6=5月5日

 环翠亭就坐落在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梅田镇对面的山上,在X066公路的路边。距离梅田镇几公里。

秦朝的古道。东汉建武二年(公元26年),桂阳太守卫飒主持开凿了一条从英德浛洸经乳源至湖南宜章连接北上西京长安的道路,史称“西京古道”。在历经两千年的历史变迁之后,遗存至今的已为数不多。它从郴州来,过宜章,再往南,折向东南,在两岸连山的峡谷中穿过,从湖南郴州到宜章至广东坪石,全长古称九十里大道,其实不止九十里,估计有六十公里。它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最初是由秦始皇统一中国时远征南粤的五十万大军踩出雏形,后修建成路。到明末清初,粤盐湘铁源源不断地通过这条古道进行贸易往来,驮货骡马日达2000余匹,热闹异常。路侧还保存有古石刻、古店铺、古凉亭、古桥梁。

  古道从北到南,沿郴江河一路逆流而上,至坳上,下良田,再从五盖山与骑田岭之间的谷地通过,过漳水河,再到分水,到宜章县城,最后翻山越岭到坪石。其中,宜章到坪石一段最为险恶。

   因此古道历来就是交通要道,是古代中原到达南越的主要驿道之一。正所谓楚粤孔道正是指此。历来军事、经济的要道,是中原与南越沟通的桥梁。北方的牛、铁器、马匹,南方的鱼、盐、玳瑁,都从这里交通。南方的海盐,运往北方,古道是主要的通道。

  在交通不便捷的古代,可以说在民国以前,这条路上,车马不通,唯一的运输方法就是肩挑。想严寒酷暑,山路崎岖,挑夫们就用肩膀挑出了南北经济的往来,挑夫们就用一双双脚板丈量着古道,就用一滴滴汗水肥沃着贫瘠的土地。脚印早已泯灭在历史的烟云里,只留这条荒芜的古道。

古道郴州至宜章段全用青石铺就。光滑的石板,浸着历史的汗渍,依旧清凉如故。路逢山开道,遇水搭桥,青石的路,石板的桥,路日渐荒凉,早已斑斑驳驳,破旧不堪。现在随着铁路、公路的开通,古道的功用早已退化。


  古凉亭:

  人们所熟悉的“亭”,常见于名山胜地和花园别墅里那种有顶无墙的风景亭。古代建在西京古道途中专供行人歇息的“凉亭”。

  这些凉亭,建筑形式一种是长方形石块垒墙,梁架双坡屋顶,两侧山墙筑成高出瓦面的风火墙,也称“马头墙”,门置两山墙之中的房屋式造型亭;另一种是使用拱圈石纵联砌置法筑成拱券,两侧筑墙设门,顶上覆盖厚土的石拱桥式亭。凉亭的平面均为单间长方形,内空30-40平方米左右。风火山墙式和拱券式两种造型的凉亭形成它独特的建筑特色,有别于名山胜地和园林别墅里常见的通透式风景亭。采用风火山墙和拱券式两种建筑方法,造型美观,建筑坚固,犹存古制,能耐大自然恶劣气候的雪压风摧。“风雨随即凝雪,顷间深至二三尺”。为遮挡风雪剥蚀,凉亭都采用长方形石块砌筑,而建亭处属石灰岩地区,建筑的主要材料石块便于就地取材,避免了长途运输之苦。

  西京古道是古代粤北地区的交通要道,无论昼夜寒暑,来往客商不絶于路,且路途之中又无歇息之所,来往者常叹“过春雨之淋漓,遭夏日之熏蒸,逢秋露之凄凉,受冬霜之觱烈”之苦。明清之际,各地乡民纷纷在古道沿途修建凉亭,几乎达到了五里一亭,行人“自此风雨骤来有所避,患炎热汗下亦可纳凉”。

  凉亭的功用主要是供长途跋涉的来往行人歇息,纳凉避雨。一些凉亭旁边还设有茶亭,有专人在此烧煮茶水,供过路行人解渴。

凉亭除了供人歇息以外,它在建筑造型上也非常讲究,凉亭,有些看上去很象石牌坊,足可以其美的造型增添山川秀色。凉亭又有浮雕和石刻,从那刻在亭门上方的名称,如“仰止”、“心韩”、“暂歇高车”、“寿德”等等,意味深长。亭门门簪和两边的浮雕石狮子和古人“天官赐福”图像以及门柱两边壁雕传说中“八仙”宝物、动物、植物等图案,妙趣横生。

凉亭又因其建筑材料、建筑方法和选择地形配合得当的作用,亭内爽气迎人,清风拂面,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正如“仰止亭”石刻楹联所书:“聊且停骖明月掩映怀始适,偶尔托足清风堪挹意恬然”。凉亭有抒情写景的佳句,又有恳切真诚的忠言,在那荒丘偏野的漫漫长途,山高路险,亭中常刻有联语告戒行人:“挑负宜息肩,何妨濡滞停步脚;来往当思路,切莫蹉跎误前程”。亭碑文还有愿行人如意吉祥,一帆风顺的祝辞,实可令人大德获寿,福荫无穷。

标签: #剑与远征冬霜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