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泰

谁知道三国中那些重要人物的死亡年纪?,三国志11威力加强版袁绍死亡谁继位

admin

本文目录一览

三国里袁绍是怎么死的

原因:一,政治上投机取巧;二,军事上花拳绣腿;三,队伍里人心背离。最后与曹操相持了一年多,曹操派兵奇袭袁军粮仓乌巢(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袁绍大败,仓皇带八百骑兵退回河北,此后一直郁郁寡欢。公元201年,袁绍与曹操爆发仓亭之战,再度失败,一年后于冀州发病呕血而亡。 补充:从讨伐董卓的盟主,到官渡兵败,他的政治资本仅维持了10年。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不仅是袁绍与曹操的对决,也是三国局面开始明朗的第一仗。当时袁绍有精兵十万,曹操兵力只有两万,很多曹营人士都预测袁绍会赢,于是写信给袁绍,为自己谋划后路。可袁绍最后还是输了。为什么?因为他用10年的时间打烂了上天赐予的一手好牌。 来源:《领导文萃》

谁知道三国中那些重要人物的死亡年纪?

董卓:字仲颖,凉州陇西临洮人(今甘肃临洮)。
生辰年代不详(很郁闷找了很多资料)。
卒于: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二十三日(以下的所有日期均为农历)。
死因:被王允和吕布谋杀。

吕布:字奉先,并州五原郡人(今内蒙古包头)。
生于:元嘉元年(公元151年)。
卒于: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十二月(曹操九月东征吕布,围了三个月,后破之。所以应为十二月。)
死因:被曹操俘获后所杀。

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今浙江富阳)。
生于:永寿元年(公元155年)。
卒于:初平二年(公元191年)二月--六月(对于孙坚死的时间有N多版本,有说初平二年春的,有说初平三年的,有说初平四年五月的。还有2个版本说出了具体时间,初平四年正月初七,初平四年五月初七。后经古人考证最准确的说法是初平二年春。公元191年二月孙坚还想攻打洛阳,后被包围,大败。好多版本说他是在五月死的,因为实在没有证据显示他的具体死亡日期,所以我认为他的死应该是在二月至六月间。从网上看到一网友自己对孙坚死的时间的研究,看上去也挺有道理,网友最后的结论是初平二年末至初平三年初。)
死因:夜追黄祖,被其部下从竹木间暗射之,遂卒。

孙策:字伯符,同上。
生于:熹平四年(公元175年)。
卒于: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四月四日夜。
死因:打猎时被原吴郡太守许贡(被策杀之)门客射中面颊而亡。

孙权:字仲谋,同上。
生于:光和五年(公元182年)。
卒于:神凤元年(公元252年)四月(有的地方说是太元二年。其实是,太元二年二月,大赦,改元为神凤。证据资料来源于《三国志集解》孙权传)。
死因:太元元年十一月孙权祭南郊,还,得风疾,次年四月卒。

3 第二部分人物: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
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今河北涿县)。
生于:延熹四年(公元161年)七月十六日(年份准确,日期不一定准确,但有这么一种说法。我有一点自己的看法,都说命硬的人能克死人,刘备的命可是够硬的,不但克死不少人,而且就连公认的能妨主的“的卢”马都妨不了他。我们这有种说法是正月出生的人命硬,我想刘皇叔可能是正月出生的,HOHO,以上个人的看法纯属笑谈啊)。
卒于: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四月二十四。
死因:病逝。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县人(今山西运城解州)。
生于:延熹三年(公元160年)六月二十四日(有人可能会问,关羽怎么会比刘备大呢,他不是刘备的二弟吗?那是因为罗贯中把关羽的年龄“演义”了正史上关羽比刘备大。其实关于关羽的生辰时间争论很多,说160年--163年的都有。据《关圣帝君圣迹图志》中记载,关羽生于东汉延熹三年六月二十四日,其故里山西解州的民众大都认定六月二十四为关羽的生日。而明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立于石磐沟关羽祖坟的《祀田碑记》与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编修的《关帝志》,均言关羽生于桓帝延熹三年(公元160年)六月二十二日。据其余资料佐证,史学家多以桓帝延熹三年(公元160年)六月二十二日生为准确。还有种说法《关帝志》中记载是五月十三日,被认为是误传,五月十三日应为关羽之子关平的生日)。
卒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十二月七日。
死因:被潘璋部下马忠擒获,后被斩。

张飞:字翼德,涿郡人(今河北涿州)。
生于:建宁元年(公元168年)八月二十八日(日期为民间传说,这一天张飞庙会举行祭祀活动。还有一种版本是湖北宜昌三游洞张飞擂鼓塑像旁石碑上写明:“张飞生于汉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
卒于: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六月。
死因:被其麾下将领张达,范疆谋杀。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今河北正定)。
生于:建宁元年(公元168年)(赵云的出生年代分歧最大,一说168年,一说158年,一说154年,更有人在赵云故里正定,买到一本书,名为《赵子龙传奇》上面看到生148年,卒228年。当然最后这种说法不大靠谱。个人倾向168年。《三国志》中记载赵云:七年卒。应该指的是建兴七年,而不是70岁。所以赵云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年纪。我还在别的地方看到有人说赵云的生日为154年五月十七日,这个日子实在无法考证,所以不予采纳)。
卒于:建兴七年(公元229年)三月,夜三更。(夜三更为《三国演义》中所说)。
死因:病故。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郡阳都人(今山东沂水县)。
生于: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四月十四日(有两种说法:一是浙江兰溪诸葛大公堂所存《诸葛氏宗谱》记为181年四月十四日;二为道光九年所修《昭烈忠武陵庙志》作181年七月二十三日。而多以第一种说法为主。)
卒于: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二十八日(证据资料来源于新华网郑州《南阳将举办2006祭拜诸葛亮盛典》)。
死因:因积劳成疾,暴卒于前线。

4 第三部分人物:曹操,夏侯敦,夏侯渊,曹仁,曹洪,曹丕。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人(今安徽毫县)。
生于:永寿元年(公元155年)七月十八日(日期仍需要研究,只是有一种这样的说法,却找不到可靠证据)。
卒于: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十三日(还有种说法为三月十五日,但个人认为还是正月比较准确)。
病因:病逝。

夏侯敦:字元让,同上。
生于:永寿三年(公元157年)。
卒于: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丕继位,几个月后亡)。
死因:病故。

夏侯渊:字妙才,同上。
生于:不详(史书上并无详细说明,只知道渊为敦的族弟,所以应该在敦之后).
卒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正月。(证据资料来源《三国志》)。
死因:定军山一役,被黄忠居高临下,发动突袭,斩之。

曹仁:字子孝,同上。
生于:建宁元年(公元168年)。
卒于:黄初四年(公元223年)。(真的很遗憾,我觉得曹仁怎么也算的上是魏国一大将,但却找不到他生卒的具体日期,就连大概日期都没有相关资料)。
死因:病卒。

曹洪:字子廉,同上。
生于:建宁二年(公元169年)。(资料大都说曹洪的出生年月不详,只有一种说法是169年)。
卒于:太和六年(公元232年)。(具体日期不详)。
死因:病逝。

曹丕:字子桓,同上。
生于:中平四年(公元187年)冬。(资料来源《三国志》)。
卒于:黄初七年(公元226年)五月。
死因:病卒。

5 第四部分:典韦,许褚,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
典韦:字不详,陈留己吾人(今河南河睢)。
生于:不详。
卒于:建安二年(公元197年)。
死因:张绣先降曹操,后反之,典韦保曹操,战死。

许褚:字仲康,沛国谯人(今安徽毫州)。
生于:不详。
卒于:不详。(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曹丕崩,曹睿继位,太和元年公元227年时封许褚为牟乡侯,后去世,没交代具体时间,但至少说明227年时许褚还在世)。
死因:病逝。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今山西朔县)。
生于:建宁二年(公元169年)。
卒于:黄初三年(公元222年)九月。
死因:公元222年九月,魏全军出动,三路大军攻吴,张辽带病攻破吕范后,不久病笃逝世。(资料来源《三国志》)还有种说法是,被吴将徐盛(也有说是丁奉所为)所破,张辽中箭身亡。此说法应为演义。

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今河南滑县)。
生于:不详。
卒于: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
死因:病故。

于禁:字文则,泰山巨平人(今山东泰安)。
生于:不详。
卒于:黄初二年(公元221年)。
死因:于禁219年被关羽水淹七军后降服,后关羽被吴破,于禁便留在吴。221年被吴送回,曹丕命他去拜见曹操的陵墓,因为陵中壁画中画有,他屈膝降敌,庞德不屈的图画。看后于禁羞愧发病而亡。

张郃:字俊乂(“乂”同“义”音)。河间鄚(读音mao,四声,旧读mo,四声)县(今河北任丘)。
生于:永康元年(公元167年)。
卒于:太和五年(公元231年)二月。
死因:公元231年二月诸葛亮复出祁山,张郃中诸葛亮之计,死于乱箭之下。

徐晃:字公明,司州河东杨县人(今山西洪洞县)。
生于:永康元年(公元167年)--熹平六年(公元177年)间。(有种说法说徐晃死的时候50多岁,他是太和元年〈公元227年〉死的,所以推算应生于167年--177年间)。
卒于:太和元年(公元227年)。
死因:病逝(《三国志》),《三国演义》上说的是,徐晃诛杀孟达,反被孟达一箭射中额头,回营后亡。

6 第五:黄忠,魏延,马超,马岱,关平,关兴,张苞,严颜,关索,关凤。
黄忠:字汉升,荆州南阳人(今河南南阳市)。
生于:建和二年(公元148年)。
卒于: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三国演义》中把黄忠的年龄说为75岁,也就是222年去世的)。
死因:病故。(《三国演义》中说,章武二年公元222年正月,随刘备征吴,因刘备言老将无用,黄忠不服老,在于吴将潘璋战斗中,中了其部下马忠的埋伏,被流箭射中肩窝,因年老血衰,箭疮痛裂而亡。说点题外话,完全是自己的感受,虽然是 ,但潘璋马忠这俩人真够垃圾,害死了关二哥,又害死了黄老将军,本人深恶痛绝此二贼)。

魏延:字文长,荆州义阳郡人(今河南桐柏)。
生于:熹平三年(公元174年)。(此为野史记载)。
卒于: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公元234年八月二十八日诸葛亮死后不久,魏延亡)。
死因:魏延与杨仪久不合,而且也不怎么听诸葛亮的话,诸葛亮死后,魏延想杀杨仪,反被杨仪派马岱斩之。(《三国志》只说了斩之,但没说怎么斩的,我觉得魏延也是一名将,武艺应该在马岱之上啊,应该不会被轻易斩之吧,真不知道马岱是怎么斩的他。《三国演义》中说诸葛亮死后,魏延反叛,却被诸葛亮生前授命卧底的马岱斩杀)。

马超:字孟起,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据说有1/4之的羌族血统)。
生于:熹平五年(公元176年)。
卒于:章武二年(公元222年)。
死因:病逝。(《三国志》记载公元221年刘备攻打吴,马超此时已经身患重病,没随刘备出征,第二年病逝。《三国演义》中说马超随诸葛亮征讨南蛮时,坐守汉中,病逝。)

马岱:字瑾之,同上。
生于:光和六年(公元183年)。
卒于:不详(建兴十三年的时候,伐魏,为牛金所退,之后便无史料查寻)。
死因:估计是病故。

关平:字坦之,并州河东解县人(今山西运城解州)。
生于:光和元年(公元178年)五月十三日。(《三国演义》中关平为关羽义子,《三国志》中也没提到关平。但经后人研究考证,关平的确为关羽的亲生儿子。《关帝志》记载关羽“稍长娶妻胡氏,于灵帝光和员元年公元178年五月十三日生子关平。”)
卒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二月七日。(与父关羽同日被斩)。
死因:与父关羽,被吴将潘璋部下马忠擒获,后斩之。

关兴:字安国,同上。
生于:建安十四年(公元199年)。(时间不准确,只是有一种这样的说法)。
卒于: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二月前。
死因:病逝(诸葛亮第6次北伐公元234年二月前,关兴病逝)。

张苞:字兴国,涿郡人(今河北涿州)。
生于:建安十三年(公元198年)。(时间不准确,只是有一种这样的说法)。
卒于:建兴七年(公元229年)四月以后。
死因:骑马跌入山涧,摔破脑袋,伤势过重而亡。(公元229年四月,孔明兵在祁山,分作三寨,专候魏兵。后攻破阴平,武都二城,又派王平,姜维,关兴,张苞前后攻杀魏将郭淮,孙礼。魏军大败,郭孙二人弃马爬山而走。张苞望见,骤马赶来;不期连人带马,跌入涧内,后军急忙救起,头已跌破。孔明令人送回成都养病,后亡之)。

严颜:此人也是一员虎将,归顺蜀时已是老将。可惜没有此人的任何相关资料,不仅生卒不详,字号也不知啊。甚是遗憾。

关索:此为关羽三子,对此人的争议非常大。虽然在《三国演义》中有对他的描述,但大都认为是作者杜撰出来的,民间到是对他的传说比较多。关索的任何资料也都是不详。

关凤:关羽之女,多被人认为是虚构的人物,《三国演义》中说到过关羽有一女,但并没说叫什么。其各种资料也是不详。

9 第六部分人物:袁绍,袁术,袁谭,袁熙,袁尚。
袁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人(今河南周口西南)。
生于:不详。
卒于:建安七年(公元202年)五月。
死因:官渡之战后,袁绍为了雪耻,起兵仓亭,又败,回邺城后一病不起,公元202年,袁绍长子袁谭起兵攻打曹操,又大败,袁绍闻讯后吐血而亡。

袁术:字公路,同上,袁绍的同父异母的兄弟。
生于:不详。
卒于: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六月。
死因:建安二年(公元197年)称帝于寿春(今安徽寿县)。是三国时期诸侯里第一个称帝的。后相继被吕布,曹操所破,欲投奔袁绍长子袁谭,被刘备拦截,后愤惭呕血而死。(《三国志·袁术传》中记载:术既为雷薄等所拒,留住三日,士觽xi,一声绝粮,乃还至江亭,去寿春八十里。问厨下,尚有麦屑三十斛。时盛暑,欲得蜜浆,又无蜜。坐棂黙上,叹息良久,乃大箢曰:“袁术至于此乎!”因顿伏黙下,呕血斗余而死。)

袁谭:字显思,同上,袁绍的长子。
生于:不详。
卒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正月。
死因:被曹操攻破后,斩之。

袁熙:字显奕,同上,袁绍的次子。
生于:不详。
卒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九月。
死因:公元207年九月,袁熙,袁尚被曹操所破,败走辽东投奔公孙康,曹操从柳城撤军时,郭嘉亡。曹操按照郭嘉遗嘱没有追击投奔公孙康的二袁。数日后,公孙康为讨好曹操,将二袁诱杀之,将二人首级送于曹操。

袁尚:字显甫,同上,袁绍的三子。
生于:不详。
卒于: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九月。
死因:同上。

官渡之战袁绍与曹操各自多大年龄,兵种如何?

官渡之战发生在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生于155年,当时45周岁;袁绍生年不详,但是从史料记载两人小时候经常一起玩耍来看,应该年纪相仿,差不多也是四十六、七岁。

双方兵种差不多,都是以步兵为主,骑兵较少。具体数字史家有争议。袁绍精兵十余万,战马万匹。曹操兵马数量不详。《三国志·武帝纪》上说“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战马六百余匹。裴松之认为不可能,并提出3条理由,楼主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官渡之战是当年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因此史家多给予高度重视。《三国志·武帝纪》甚至还记载一则“神话”(也可以说是“鬼话”)。说是桓帝时,土星出现在楚(今湖南、湖北)、宋(今河南商丘一带)之间,于是一个名叫殷馗的“预言家”便断言,五十年后必有真命天子起于梁国和沛国之间,而且 “其锋不可当”。果然,五十年后,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操在官渡打破袁绍,从此“天下莫敌矣”。

这当然是无稽之谈。其实就连官渡之战的许多细节,史家都有不同看法。吕思勉先生的《三国史话》在谈到这场战争时,就几乎把《三国志》全部推翻。吕先生甚至说:“《三国志》上所说的兵谋,大都是靠不住的。”他认为曹操取胜的原因并不在于谋略,主要是能咬紧牙关坚持到底。这就没办法辩证了。

曹操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为何还要七年才统一北方?

谁知道三国中那些重要人物的死亡年纪?,三国志11威力加强版袁绍死亡谁继位-第1张-游戏信息-泓泰

从董卓乱政开始,整个华夏处于地方割据、群雄争霸的局面,在董卓挟制皇帝的同时,刘焉父子占据了益州,刘表占据了荆州,孙策孙权开始在江东发展,袁术占据了南阳,袁绍在河北冀州发展,公孙瓒、刘虞则占据了幽州,曹操在兖州发展,刘备还在不断地四处游离,谁也知道将来能统一华夏的是谁。

当时间到了公元198~199年时,中原及北方的局势开始清晰起来,袁绍在北方打败了公孙瓒,差不多用了七八年时间统一了北方四州,成为天下势力最强的人,

曹操最早是在兖州的东郡当太守,先后打败了与袁术同盟的黑山军和匈奴军,然后又打败了青州黄巾军,收复了近百万黄巾军及他们的家属,依靠这些战绩,曹操成为兖州刺史。

公元196年,曹操迎立汉献帝到许昌,随后,曹操开始了一系列的征伐和扩张,曹操在中原打败并杀了吕布,挫败了袁术、刘备,收降了张绣,也差不多用了七八年的时间统一了中原,袁绍与曹操不可避免就会在接下来的时间发生战争。

官渡之战,决定着中原及北方霸权的归属问题,准确地说,官渡之战是曹操引发的,曹操在围攻吕布时,吕布向张扬求援,张扬率军准备支援,结果被手下杨丑所杀,杨丑准备投靠曹操,结果被另一将领眭固所杀,眭固想投靠袁绍,结果被曹操派出史涣与曹仁攻破,曹操随后趁机吞并了张扬的河内郡,把势力扩展到黄河以北。

袁绍当时正处于事业的巅峰期,自然会对曹操把触角伸到黄河以北表示不满,双方其实有一条默认的势力分界线,就是黄河,现在曹操越界了,于是袁绍就发动了官渡之战,其实对于此战,曹操早就准备好了,虽然袁绍是发起者,但是曹操才是引发官渡之战的人。

此战中,袁绍投入的兵力是11万人,1万骑兵加10万步兵,曹操投入的兵力大概只有3~4万人,在持续一年之外的官渡之战中,曹操依靠少数兵力,以谋略大败袁绍,并在官渡之战中俘虏了袁绍手下的军队约七八万人,这些俘虏全部被曹操坑杀。

袁绍只带了八百骑兵逃回河北,经此一战,袁绍失去了与曹操争霸的实力,河北四州的易主也只是时间问题,战败一般会伴随着叛乱,袁绍一回到河北,其境内就发生了叛乱,这是时势,谁都知道袁绍保不住河北了,但是袁绍还是有能力平定叛乱的。

尽管如此,袁绍在两年之后就去世了,之后袁绍的儿子们就陷入了内乱,即使如此,曹操还是用了七年时间,直到公元207年年底,才彻底平定了北方,为什么从官渡之战袁绍战败,到曹操统一北方,还用了七年时间?

一、曹操的战略: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果

官渡之战一年后,袁曹之间还发生了仓亭之战,这一战袁绍集中了河北四州所有的兵力,合约七万人,与曹操在仓亭打一战,要知道官渡之战,袁绍可是损失了十一万人,现在又调动了七万人,可见袁绍的河北四州是非常有实力的,人口众多,经济雄厚。

但是,官渡之战袁绍就没打赢,仓亭之战照样是打不赢,这一战还是袁绍败了,几个月后袁绍就去世了,之后,袁绍的儿子袁谭与袁尚在各自集团的拥立下开始争权,逢纪、审配拥立袁尚为继承人,而辛评、郭图等人则拥立袁谭为继承人,袁绍本人也倾向于拥立袁尚,但没有正式表态就去世了,之后袁尚与袁谭就发生了争执与矛盾,互相攻伐起来。

这本是曹操收复河北的最好时机,连袁绍的两个儿子一起收拾,曹操也是没有什么压力的,袁绍都打不过曹操,更不用提袁谭与袁尚了,但是曹操没有这样做,而是坐山观虎斗,就让袁家两兄弟在那斗,让袁家自相残杀,最后再来收复残局,这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既定的成果,因为河北四州已经是曹操的囊中之物了,谁也取不走,能用最小代价获取最大利益,为什么不用?这就是曹操的智慧。

袁谭后来打不过袁尚,于是向曹操投降,曹操与袁谭结成儿女亲家,支持他与袁尚继续开战,这事是不是很好笑,曹操明明是打败他父亲袁绍的人,袁谭却与自己兄弟争斗投靠敌人,但袁谭确实这么做了,后来袁尚攻打袁谭,曹操还派兵支援袁谭,鼓励两兄弟继续打下去,继续打下去的话,不用曹操动手,两兄弟就会打得两败俱伤,曹操就能坐收渔翁之利。

可惜后来审配写了一封信给袁谭,内容大概是说曹操利用了袁谭,劝他回头,袁谭还算聪明了一回,于是又背叛了曹操,结果被曹操在南皮之战中打败,袁谭被虎豹骑所杀,曹操没费多大的劲就杀死了袁谭,夺取了邺城,这里后来成为曹操的政治中心以及魏公国、魏王国的都城,这一年已经是205年了。

袁尚兵败后逃到幽州投靠袁熙,后来两兄弟逃到了乌桓,曹操则开始四处扫荡河北,在郭嘉的建议下,曹操远征乌桓,打败了乌桓,而袁尚与袁熙兄弟则逃到了更远的辽东,郭嘉则劝曹操不用再追赶,辽东会把两兄弟的首级送过来的,后来的事态发展印证了郭嘉的猜测。

可以说,曹操收复河北,几乎没费多大的工夫,除了207年的远征乌桓之战是一次长途跋涉,有些难度之外,其他的战争对方根本无力反击,以曹操的实力,硬攻河北,即使袁谭、袁尚、袁熙三兄弟联合起来,也不是曹操的对方,无非就是伤亡大一点,但是曹操没有这么做,能用更小的代价,又何必要花更大的代价呢?反正河北四州别人又抢不走。

二、曹操杀降,失民心。

曹操之所以只能以战争的方式拿下河北,而不是河北众望所归地投降曹操,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曹操杀了袁绍手下投降的七八万士卒,不得民心。而袁绍军事能力虽然不如曹操,但是很得民心,袁绍去世的时候,河北百姓痛哭流泣。

而曹操不仅在战争中打败了袁绍,而且杀了七八万河北士卒,这些人都是百姓的子女,结果被坑杀,导致了曹操收复河北四州的难度加大,也让曹操变成了河北百姓的仇人,原本以民心来让河北四州归复,是收复河北四州时间最短的方法。

曹操为什么要杀降呢?

应该是粮食不足于养活这么多士兵,官渡之战曹操赢得很辛苦,尤其是粮食供应,非常紧张,现在一下子有七八万俘虏,给他们吃什么?没有东西给他们吃,只能杀了,这一事件直接导致曹操在北方不得人心。

三、曹操没有得到河北士族的支持。

不仅仅是杀降事件,曹操一直是打击士族的,与袁绍正好相反,袁绍是利用士族的支持,快速发展壮大的,只有七八年就统一河北四州,袁绍主要是得到了河北士族和中原士族的支持,袁绍在讨伐董卓朝代就是士族领袖,其家族又是出身四世三公的豪门世族,所以袁绍利用士族支持发展很快。

相比于袁绍,曹操就没有这个优势了,他只能用手腕来收复士族,曹操先后杀了很多士族出身的名士,比如边让、陈宫,还有后来杀害的许攸、孔融、杨修、崔琰,曹操一生都在打压士族,担心士族的力量过于强大,会影响到自己政权的稳定,所以他得不到大部分士族的支持。

当时的士族经过两汉几百年的发展,都是百年大家族了,垄断了地方上的舆论、经济、推荐权,隐藏了大量的人口,在地方有庄园经济,俨然一个个独立的小团体,曹操不愿意与士族妥协共享权力,在用人上,采用唯才是举、不看出身的办法,政治上,既使用又打压,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士族离心。

比如出身河北豪强的沮授被曹操俘虏后,就是不愿意投降曹操,宁杀不降,也被曹操所杀,这样就导致了河北士族不愿意投降曹操,也增加了曹操收复河北的时间,而曹操之所以用了七年才统一河弱,是这些原因叠加在一起产生的结果。

历史上官渡之战打了多久

  1.官渡之战共历时一年多。
  2.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3.官渡之战,经过一年多的对峙,至此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公元202年(建安七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乘机彻底击灭了袁氏军事集团,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年,曹操又征服乌桓,至此,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

在经历官渡之战后,为何袁绍就从此一蹶不振了?

众所周知,官渡之战是曹操和袁绍非常重要的一场战争,也正是因为这一场战争,使得曹操成功的击败了袁绍,并且获得了统一北方以及全境的资本。官渡之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袁绍没有听从谋士的意见,使得谋士投奔了曹操,让曹操能够在劣势的情况下击败了袁绍。官渡之战使得袁绍的大量资本流失,也让袁绍没有了能够称雄的资本。因此袁绍在官渡之战之后便一蹶不振,并且在不久之后并是其儿子因为争夺位置导致相互残杀,使得曹操统一北方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在这场战争当中,带给袁绍更大的损失并不是来自于士兵上的损失,而是士气的损失。

在官渡之战之前,袁绍的实力是比曹操的实力更强的,也正是因为如此,袁绍才能够对曹操如此的蔑视。正所谓骄兵必败,袁绍没有听从某事的意见,使得曹操在攻击袁绍的过程当中,成功的抓住了袁绍的弱点,并且一击必中将兵多于己的袁绍打退。同时,曹操通过官渡之战也成功的让袁绍的士兵对曹操的军队有所恐惧,使得曹操在后期统一北方的过程当中变得更为轻松。如果当时候在官渡之战当中未能够击败袁绍,那么曹操很可能会有覆灭的危险。

在官渡之战这一场战争当中,曹操和袁绍可谓是生死一搏。这是因为无论这场战争谁胜利了,那么中原和北方都将会有剩者所统治。因此袁绍的轻敌也使得他失去了统一北方和中原的机会,当然也失去了改写历史的机会。

袁绍在官渡之战当中失败,也使得袁绍在后期并没有了称霸能力,并且士兵的士气低落,也让袁绍在后期无法能够成就大业,不久之后便病逝。

官渡之战后袁绍的实力还可以再翻身吗?

官渡之战失败后,袁绍的实力永远没有翻身机会了。

首先,你得明白袁绍在官渡之战中损失了什么东西?

第一就是军队损失。

袁绍一共带了11万人参加官渡之战,其中步兵10万,骑兵一万,这11万军队在官渡之战中几乎是全军覆没,袁绍只带了800人逃回北方,其他的全部损失了。

军队不是简单的数字,没了马上又能拉出一支来,袁绍的北方四州虽然人口有近百万,但这些在官渡之战中损失的军队可是前期跟随袁绍打败公孙瓒的主力,是身经百战的士兵,再要拉起这样一支军队,至少要十年时间,而且曹操不会给袁绍这个机会的。

第二就是将领和谋士的损失

袁绍手下的大将颜良被关羽斩杀,文丑在乱军之中被杀,官渡之战袁绍阵营第一个叛逃的就是许攸,许攸背叛袁绍投靠曹操,直接引发了乌巢之战,导致了淳于琼被杀,紧接着张郃与高览投靠了曹操,再之后就是官渡之战曹操击败袁绍后,俘虏了袁绍手下头号谋士沮授,因为沮授不愿意投降而被曹操杀害。

一场大战这么多人才被杀,袁绍就算是有再多的人才,也不够损失的啊,而且人才是损失一个少一个。

第三就是民心的损失

在官渡之战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此战袁绍稳胜,就连曹操阵营之中也有很多人写信给袁绍拉关系,脚踩两只船,这些人无非就是如果曹操失败后,还能投靠袁绍,没有人看好曹操,但是此战却是曹操打赢了,导致袁绍失了民心。

这其中的民心包括士人的支持和百姓的支持,原本那些支持袁绍的士族都动摇了,开始学着曹操手下那些在官渡之战前动摇的人给曹操写信了,这等于反了过来,而且在官渡之战后,袁绍的地盘马上就发生了叛乱,谁在叛乱?不就是那些认为袁绍会输的士族嘛,这直接导致了袁绍的支持会越来越低。

一场官渡之战大败,袁绍手下被杀了近十万人,这也让河北四州的百姓对袁绍产生不满,这些士兵可是河北四州的子弟,袁绍在官渡失败后就失了大部分百姓的支持。

第四就是财物、粮食的损失。

原本在官渡之战中,袁绍处处占上风,财物与粮食也比曹操多得多,但是乌巢被烧了很多粮食,战后被曹操缴获了很多财物,这些东西短时间内不能恢复,需要好几年才能恢复起来,同样曹操不会给袁绍恢复的机会。

官渡一场大战就决定了北方的霸主是曹操,之后袁绍的失败在所难免,就算袁绍能多活几年,他照样也打不过曹操了,相对于袁绍的这些损失,曹操反而是收获。

最后一点,袁绍的去世跟官渡之战的失败有着息息相关的原因,人就是这样,如果一切顺利,袁绍也许多活几年,但是官渡失败,导致了袁绍郁郁成疾,不久就去世了,袁绍不像刘备,失败了可以继续振作起来,袁绍是不行的,他出身高,自视甚高,身边又是名士成群,又重面子,袁绍杀田丰就证明,不愿意自己的失败被田丰说中,所以杀田丰,这样的人怎么可能翻身呢?

标签: #谁知道三国中那些重要人物的死亡年纪#三国志11威力加强版袁绍死亡谁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