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泰

古代打仗,为何多数要攻下城池,绕后方不行吗?

admin

看过古装剧,或者了解古代战争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攻下城池在古代战争中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包括:人员伤亡、时间消耗、资源耗费等。那他们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地去攻打城池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城池?城池,又称为城郭、城邑、城圈等,是古代用于防守的城垣及护城河等设施的统称。它通常包括城墙、城楼、城门、护城河等部分,是冷兵器时代最有效的军事防御设施。城池在古代社会中扮演着多重角色,不仅是防御外来侵扰的堡垒,也是政治管理、经济交流和文化发展的中心。

这样一看,攻下城池的好处就显而易见了。首先,城池通常是一个地区的行政、经济中心,拥有丰富的物资和资源。占领城池可以为军队提供必要的补给,如粮食、武器和其他军需物资,这对于长期征战尤为重要。控制这些城池可以使得进攻方更容易控制周边地区,为进一步军事行动提供便利。如果选择绕过城池,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来绕行,甚至可能面临被敌军两面夹击的风险。

其次,攻占敌方城池可以削弱敌人的政权合法性和士气,同时提升己方的威望和信心。这在政治上也是一种展示力量和扩张领土的手段。攻占一些重要的关隘或城池,如山海关、嘉峪关等,可以打开进入敌国腹地的通道,对敌军形成毁灭性的打击。如果选择绕过城池继续深入敌方领地,那么未被占领的城池可能会成为敌人反攻的据点,对己方形成威胁。攻下城池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确保后方安全。

从防御和后勤补给角度来说,代城池往往有坚固的城墙和其他防御设施,攻下后可以作为己方的军事要塞,为后续防守或进攻提供依托。攻下的城池可以为军队提供战略退路,即使在后续的作战过程中面临失败,军队也可以退回城池,重新做进一步的打算。攻城可以确保军队的后勤补给线不被切断。古代的城池,其实就等同于战斗机的中途补给点,为大军在中间提供补给点,确保军队的粮草等后勤补给能够及时送达。如果绕过城池,可能会使自己的运输粮道暴露给敌人,一旦被切断,将会严重影响军队的战斗力。

虽然攻城战常常耗时耗力,且风险较大,但上述的战略考量使得古代将领往往选择攻占城池而不是绕行。当然,在某些情况下,为了迅速机动或是避开强敌,军队也可能选择绕过一些城池,尤其是当这些城池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价值不足以影响整体战局时。

标签: #要塞防御的基本依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