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泰

命令与征服4:泰伯利亚的黄昏——单位介绍:半机械收割者,命令与征服将军兵种介绍

admin

本文目录一览

命令与征服4:泰伯利亚的黄昏——单位档案:泰坦步行机甲


泰坦 Titan
型号: AW-T2 (突击步行机甲)
所属势力: GDI
用途: 爬行者杀手
引进: 2030年
所属类别: 进攻
武器装备: L91穿刺激光炮
类型: 中型双足步行机甲
速度: 中速
背景
在持续数十年的泰伯利亚战争中,军事科技在各势力打败敌人的欲望驱使下不断取得进步。战火遍及地球每一个角落。如此大规模的冲突导致众多专业化作战队伍的出现,而GDI钢爪在其中名列前茅。钢爪专攻重型装甲,无论何处均可对敌实施直接打击。他们简单直接的作战方式需求最具适应性的武器平台——拥有强力炮火的重装载具。
为此,在第三次泰伯利亚战争多年前,钢爪开始研发第二代泰坦步行机甲。该计划需求顶尖的机器人技术、无比坚硬的战斗装甲,以及能比传统履带载具更轻松地穿越丛林、沼泽和岩石地形的双足。研究成果便是泰坦Mk.II,它在钢爪手下服役多年,随后退出编制,取而代之的是成本更低的掠夺者坦克。
数百具泰坦机甲随即沦为“卫生球”,在GDI军火仓库里做冷板凳,因年久失修数量逐渐减少。有些甚至被改造为装备铲子或起重机、协助建设蓝区的重工业机械。但是钢爪两鬓斑白老兵们仍保留着泰坦Mk.II作为忠实战争机器的美好回忆。多年来,他们一直为剩余泰坦的重新服役请愿,但没有成功。是爬行者的研发最终使GDI最高指挥部将天平倒向他们一边。GDI需要部署强力激光武器切开Nod爬行者的重型装甲,而时间十分紧迫,因此泰坦重见天日,并装备了一系列可以轻易安装在重型内部骨架上的升级。泰坦重新出动了。
打那时起,泰坦上作为前线步行机甲开始了第二春。它们通常以穿甲激光炮攻击Nod爬行者,但在任何战斗情况下都吃香,甚至能搞掉“蛇怪”和“美杜莎”这样的Nod重型空中目标。它最终在GDI的卓越战争记录中赢得了不输猛犸坦克的一席之地。
泰坦的最终量产型号
战场说明
*鹰爪
在21世纪初期,泰坦是作为GDI主战坦克的替代品研发的。它将尖端技术与最初在狼獾动力机甲上测试的机车设计相结合,骨架也由世上最硬的材料锻造,钱一分也没少花。于是威力强大、造价昂贵的装甲步行机甲诞生了。许多首批钢爪指挥官以前都是“泰坦骑师”,因此他们在时机成熟时开始泰坦Mk.II的研发也就很自然了。
*移动巨人
泰坦采用了大量合金圆材、高科技伺服系统以及能使双足高速移动的纤维束。构建该系统所用的材料价格昂贵,但在战场上泰坦的速度跟得上多数履带载具。它的双足能平衡乘员舱和发电机,同时还可承受高级战斗装甲超过20吨的重量。架高的炮塔提供了更好的_望条件,让炮手无视地形阻碍,获得清晰的射击视野。当泰坦猎杀诸如移动的Nod爬行者这样的高价值目标时,这一点尤为重要。
*暴力史
泰坦Mk.II首次部署时装备了一门反坦克炮,很像它的前身。在第三次泰伯利亚战争中泰坦毫无作为,但最终还是应召作为重型武器平台重新服役。GDI工程师发现,坚固的内部骨架不仅非常适合携带沉重的激光炮,还可以稳定的支持多种增强。随着时间的推移,泰坦Mk.II的变种为主激光炮配备了增强型充电电容,为增加射程装备了高质量光束发射器,为提高速度装备了升级版传动组件。最新的型号甚至还拥有第二门激光炮,这也将泰坦作为最强悍的多用途武器平台写入历史。
泰坦的早期设计图

命令与征服4:泰伯利亚的黄昏——单位介绍:科迪亚克级战舰


型号:科迪亚克级战列巡洋舰
所属方:GDI
角色:重型战列巡洋舰
建制年份:2068
所属组别:支援
武装:九门24寸舰炮、6门火神机炮
类型:重型主力舰
速度:缓慢
故事背景
在第二次泰伯利亚战争时期,GDI指挥官们的主要旗舰是简称为OCV 的“奥卡指挥舰”,一款能够进行轨道飞行的庞大垂直起降飞船,其中最出名的则要数传奇指挥官迈克尔_麦克尼尔的座驾“科迪亚克”号了。与此同时,OCV的造价与维护费用也是无比高昂,于是在TW2之后GDI选择不再继续开发大型飞船,封存掉所有OCV并集中精力于更小型的奥卡直升机和火鹰战机上。
直到第三次泰伯利亚战争结束后GDI理事会才开始重新思考这件事情,Scrin的毁灭战舰和行星突击航母太过强大,足以在长时间经受防空火力的同时蹂躏防御最完善的GDI基地。硝烟刚刚散去,对制空权的巨大需求便浮现出来,而GDI哪怕是战功显赫的猛犸坦克都难以对抗全副武装的空中之敌。泰矿控制网络开始建设之后,GDI理事会得以腾出足够的资源用于开发足以和Scrin同级别敌人一较高低甚至更胜一筹的新型飞行器。
经过6年断断续续的开发后,GDI终于在2068年公布了他们第一舰队的新基石——科迪亚克级战列巡洋舰,无论名字还是外形上都致敬了麦克尼尔的座驾,但功用上除了保留轨道飞行能力之外则大不相同。不像作为指挥舰的前辈,新的科迪亚克级是被作为战舰设计的,为此,舰身上装有三座炮塔合共9门24英寸口径大炮,形似于20世纪早期的战列舰。此外,科迪亚克能用一组火神机炮击退其它飞机。
科迪亚克级首次出现在实战中是2069年,“迈克尔_麦克尼尔”号摧毁了非洲一个分裂主义分子重要基地外围的激光方尖塔,使GDI地面部队以极小的伤亡拿下了该地区。自从入役之后,科迪亚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把恐惧打入分裂分子的心房并震慑着那些胆敢危害GDI-Nod联盟的人。
战地详述
侧舷开火
科迪亚克装备了9门24英寸口径大炮,能够消灭地面上的一切敌人,每门炮轮流发射,炮弹还会受到重力的加速,在轰击地点制造出巨大的弹坑。这些装在科迪亚克下方的炮塔能快速旋转对任何目标开火,但不能攻击其他飞机,此外,前端的炮塔不能够360度旋转,所以科迪亚克通常需要战机掩护自己的后方。
顶部机炮
科迪亚克上面装有三座双联火神机炮,虽然理论上不是制空舰只,科迪亚克也能独力抵挡巡逻机和轻型战机,只不过由于炮塔装在顶部,这些机炮无法用来对付地面目标。结合其装甲和其它武器,科迪亚克拥有引以为豪的完善配置,能够对付几乎任何敌人。
防御机动
近来,科迪亚克们升级了能量调配回路和“闪电”装甲来提高面对激光武器的生存能力。闪电装甲正如其名,能根据接通的电流来增强防御,驾驶员能够启动能量调配回路来把主武器的动力转给装甲,其中一些动力还会转到发动机来提高科迪亚克的速度,驾驶员们受过专门训练来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增加速度与装甲的效率。
见识一下 作弊的效果:刚说完不能对地的机炮

命令与征服4:泰伯利亚的黄昏——单位档案:生化突击队员


生化突击队员 Cyborg Commando
型号:保密
所属势力:Nod
用途:保密
引进:保密
所属类别:进攻
武器装备:OL-71 "短矛" 激光炮
类型:步兵
速度:中速偏快
背景
21世纪初,Nod研发了一种十分先进的人工智能,它在凯恩消失的那段时间里几乎征服了世界。CABAL是对人类的巨大威胁,于是GDI和Nod被迫联合起来将其击败。这次成功的反CABAL联盟后来成了凯恩计划再次在和平的旗帜下联合Nod和GDI的关键理由,这一次是建立泰伯利亚控制网络,将地球从眼前的生态灾难中拯救出来。
尽管CABAL的核心可能已被摧毁,但其在生化和计算机技术上的进步基本未受影响。凯恩发现自己有百万忠心耿耿却缺乏训练的士兵,他在与GDI先进军事体系的消耗战中开始落后了。凯恩使用CABAL生化技术的进步修复阵亡士兵受损的躯体,并将这些幸运的亡魂称作"凯恩之印"。从那时起,凯恩之印在凯恩的战略机动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生化突击队员在Nod生化部队中是最先进的。他们享受能够抵抗强大武器的尖端动力核心,还有取自思金人科技的合金带来的更高弹性,尤其是忘却伤痛的战斗意志。他们一马当先,率先攻击敌方最大的目标,用经常与凯恩指令有关的灾难性天赋把它们撂倒。一些行动需要出奇制胜,在这种情况下突击队员配备了隐形发生器,并部署于敌后,任务常常是在防御部队有机会作出反应前摧毁未受保护的设施。即使在战斗中严重受损,他们依然能够前进,还往往在自己的躯体倒下后强占敌方车辆用作运输工具和武器。有了这些令人生畏的能力,也难怪一个生化突击队员在战场上只需一瞥就能把大多数士兵吓跑,他们宁愿因临阵脱逃而受军法处置也不愿面对死亡。
战场说明
*是肉体更是机器
极少数士兵一次次目睹自己的生化躯体在战斗中被摧毁,一次次从中积累经验。将大脑与一具新躯体连接的成本是高昂的,而随着突击队员的人性逐渐消退,其疯狂和热情与日俱增。突击队员配备了与前线战士相匹配的武器,包括OL-71“短矛”激光炮。这种武器直接与突击队员的动力核心相连,没有其他激光武器所需的充电时间。这使得突击队员攻击速度惊人,往往打敌人个措手不及。
*孤独之狼
突击队员可能达到了军事技术的顶峰,但他们还继承了自力更生、忠心不二、效率极高的光荣传统。它们往往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因为他们的神经系统已由光纤计算机网络取代,失去了味觉,嗅觉和触觉。突击队员常常无法与其他人,甚至是自己的战友沟通,他们单独行动,因此非常适合纵深打击行动。通过将一个微型隐形生成器与特别设计的动力核心相连,生化突击队员可以悄悄进入伏击位置或在敌后支持其他Nod作战行动——纵然任务要求几个月不能吃饭、喝水和睡觉。
*锐不可当
生化突击队员由不止一次在战场上倒下的士兵创造,这能证明他们拥有向前冲锋而不顾身体损坏的意志力。这种强烈的内在力量与顶级生化技术相结合,使突击队员在战斗中即使严重受损也能继续前行。突击队员能够使用战斗中受损后残存的任一肢体不屈不挠的向敌人爬行。这一景象(惨状?)足以使平凡的士兵丧失信心,激励Nod忠诚者的英勇壮举。靠近敌人车辆的时候,突击队员可以使用其超人的力量撕开车门,消灭乘员。一旦控制乘员室,它可以立刻利用其劫持系统获得对车辆的控制,使其掉转枪口对付友军。

命令与征服4:泰伯利亚的黄昏——单位介绍:半机械收割者


型号:机密
所属方:Nod
角色:多用途激光机甲
建制年份:2031
所属组别:防御
武装:多目标激光系统
类型:步兵级机甲
速度:中等
故事背景
在火风暴战争之前,“收割者”的存在不过是一阵传言、GDI前线步兵的主要闲话谈资。因为所谓证据只有几张模糊的侦察照片,大多数人相信收割者要不是一场恶作剧、要不就是什么新的泰伯利亚生物,可随着CABAL的兴起,那些猜测变得无比错误——收割者的真面目是一半为变异人、一半为全地形机甲的半机械生化人,装备着两套集束导弹和一个反步兵抓捕网发射器,扮演着发狂AI的大军主力。
Nod早年的半有机全地形机甲概念实验在“被选中”的变异人身上造成了可怕的精神与肉体伤害,大多数已经到了语无伦次,尖叫癫狂的地步,而少数存活者则无法正确地操作他们多出来的腿,从那些腿反馈的生物信息要不太难理解导致左腿绊右腿而撞墙,要不直接让大脑皮层超载而导致脑残脑死。所有失败的试验品都会被转送到电子控制部门进行更多实验,事实上,正是这些在临床死亡的变异人身上进行的实验招来了广泛的传言,说Nod科学家在试图复活死人,把这些受损的变异人尸体做成“凯恩之印”部队。【1、电子控制实验本来不就应该是电子控制部门干的活么?2、你们自己的KW介绍上可是说用Nod人员尸体做出来的MoK部队】
到了CABAL完全摆脱控制,在宿主变异人身上去除了所有自由意志后,收割者才从一项使人不安的电子控制实验变成一支战场上的决定性力量。然而由于CABAL的资源严重受限无法大量生产这种单位,收割者在第二次泰伯利亚战争之后的冲突中仍然很少使用,随着Nod和GDI对CABAL的步步进逼,战地报告指出CABAL仍然在控制大批收割者上存在一些问题,这些电子控制的变异人仍然会相互撞到、踩踏其他单位或者直接在复杂的地形中卡住。
以LEGION的面目重生并与“塔西佗”结合之后,CABAL取得了必要的知识,开发出了解决生化机械反馈问题的方案——源自关于生化机械外骨骼的数据,尤其是Scrin在敌对环境下使用的歼灭者三足机甲——从而解决了前代的寻路问题。结合这一新科技以及从凯恩之印半机械军队中抽调来的老手实验品,LEGION在前生跌倒的地方重新爬了起来,确立了收割者在战场上的重要位置。
战地详述
切割尖刀
收割者的主武器是多目标激光系统,缩写MOLS,一套直接与单位电子增强大脑皮层相连的聚焦激光阵列,允许在瞬间获取多个目标并随即摧毁,哪怕是在混乱的战场上。这一系统证明对大型GDI作战车辆特为有效,因为收割者可以同时锁定多个薄弱位置,让此单位能在几秒钟之内切开最硬的猛犸坦克。
自我修复
收割者通过直接植入神经系统的纳米传感器检测者身体状况,能够即时分析并治疗任何战场创伤,运用分子水平的手段封锁伤口并重整受损的植入电子装置直到它们恢复到工作状态。这又带来了许多损坏的收割者原地复活的传说,经常打那些冒敌轻进的敌人一个出其不意。

命令与征服重制版最强单位推荐


命令与征服重制版最强单位是什么?可能有部分玩家都还不太清楚吧,下面就为大家分享游戏中的最强单位推荐,供各位玩家们参考。
V2火箭车
打盟军第6关B(困难),昨天已经打了一晚上,还是过不了
早上继续挑战,隔海对面一大片矿场,我矿全采完了手里还余15台中坦,2台APC*5个工程师。
先用工程师RUSH,做掉了电脑的大本营,15台中坦轰掉了电脑的潜水艇场(否则电脑无限暴潜艇)、两台电磁线圈、两座飞机场、所有电脑矿场、所有兵营,最后还余2台黄血的躲在角落
电脑家里仍然有5台重型猛蚂,7-8台重坦,5架V2,一座坦克场
打算在万军从中用工程师直取坦克场。
但是,就在电脑坦克场只有一丝红血时,最后一个工程师表示,虽然离坦克场还差100米,但实在太累了,不想冲刺了,就趴在地上休息,眼看就要被慢吞吞赶来的重型猛蚂一炮毙命
万念俱灰,以为又要读档时,突然电脑V2车朝我最后一个工程师发射了一枚火箭!!!
电脑最后一座坦克场灰飞烟灭
虽然电脑坐拥富矿,但是没矿场没出兵建筑没老本,最后靠自已家里没矿的三个矿眼每15分钟产出的一点点矿,再用余下的一小时,采用布雷车+吉普车的放风筝手法,慢慢把对面余下的坦克都磨光了
我宣布,盟军战役最好用的单位是V2火箭车

命令与征服4:泰伯利亚的黄昏——单位介绍:圣灵战斗机甲


型号:AW-30 (战斗机甲)
所属方:Nod
角色:重型反坦克机甲
建制年份:2065
所属组别:进攻
武装:胸膛与手臂加农炮
类型:重型机甲
速度:中等
故事背景
Nod的传奇人物马西昂兄弟设计了最初的净化者战斗机甲来弘耀自己在第二次泰伯利亚战争中的威武战绩,其造型就是用来把恐惧打入敌人心脏并统治战场的。在第三次泰伯利亚战争的准备阶段,Nod工程师们把马西昂的原概念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制造出了一款有更好适应性和多用性的大怪物,Nod军在战场上的真正化身——
一台“阿凡达”。 【好吧,也来庸俗一把】
作为Nod科技改良项目的一部分,圣灵要把作战数据即时发送给LEGION。在第三次泰战后的日子里,该AI加工分析并整理了那些数据,解释出该战斗机甲的第一代在战争中的致命弱点与失败,在几桩例子中,圣灵对自己人的威胁比对GDI还大;圣灵驾驶员们养出了一种随意摧毁其他Nod车辆的习惯,不是为了装备自己对付GDI,而是作为逃命自保手段,顺手牵走人家的武器并留下残骸来堵GDI的路。被当作原圣灵的关键设计——战场即时改装能力——被证明弊大于利。
有鉴于此,再加上其它一些有力的数据观点,Nod工兵团设计了新式的改良圣灵——Caturhasta Avatara
【梵文= = 四臂之天神降世化身】
这一新版圣灵带来了两项主要改变:第一,该战斗机甲不再搭载真人驾驶员,而是经先进的系统远程控制,每名圣灵驾驶员都直接神经连接到他们各自那台圣灵上,让这些车辆名副其实地成为驾驶员灵魂的机甲化身。第二,为了减少前面所说的友军伤害,设计者移除了圣灵对战场改装的严重依赖,换上了四个武器安挂点,这样每台战斗机甲就可以使用最多四门大型武器。第一轮战地测试的结果十分轰动,至少可以这么说:
“现在我感到它就是湿婆——毁灭之神了。”
圣灵测试驾驶员领队郝林奇上尉在跑完第一趟圣灵Mk.II的测试后引用奥本海默的名句如是说。
【无尽的Mk.II】
经过重大改革的设计,加上一个让其高大的前代比较之下都显得柔弱的吓人外形,让圣灵重新回到了战场前沿,恶梦又将降临到Nod的敌人头上。
战地详述
一手一炮
圣灵最初装备着四门反坦克炮在四只胳膊上,但额外的花费被视为多余,于是投产版砍掉了两只。随着泰控网冲突升级,Nod拆掉了一些躯干上的装甲来加上第三门更强的炮来提供更多火力,虽然生产的都是三炮版,圣灵照样保留了加装炮臂的支架,指挥官们经常从战场上搜掠敌人的武器给自己装上。
原地复活
自从GDI的后备系统颠覆了战场修理手法后,兄弟会也开始复制同样的科技用到自己的车辆上。作为山寨版GDI乳齿象的后备系统,圣灵的也会在倒下后开始自动把它修回到运作状态。不幸的是这修理耗时不少,Nod指挥官们要是赶时间的话应该直接派工程师去修复机甲。
后会有期
圣灵的手臂加农炮异常强大,但它们的力量也伴随着巨大的缺点,因为炮臂都暴露在外又说不上有什么装甲,圣灵驾驶员们常常会发现自己拖着几条残废的手,有的开不了炮,有的干脆被敌人打飞一截。作为补救,每条手臂都能自动从机体弹脱出去,然后在工程师的辅助下替换上新的炮。在交战激烈的时候,驾驶员干脆自残断肢然后用任何剩下来炮继续开火,但大多数驾驶员都会在手臂全失的时候马上撤退,毕竟没了手臂轻了很多,然后飞奔回基地。
【注:掉手是限定发生在某几个HP值时候的,圣灵现在被莫名其妙地加上了自动补血功能,可能前一秒手刚掉,后一秒手又自己长出来了】

命令与征服4:泰伯利亚的黄昏——单位档案:猎手坦克+火焰坦克


猎手坦克 Hunter
型号:AT-22(攻击坦克)
所属势力:GDI
用途:主战坦克
引进:2066年
所属类别:进攻
武器装备:150毫米电离轨道炮
类型:中型载具
速度:中速
背景
在泰伯利亚控制网络发展的早期,由反对凯恩的Nod分离主义分子组成的民兵一再试图扰乱建设工作。尽管GDI前线的捕食者坦克有能力击退最初的入侵行为,但是Nod的分离主义分子利用捕食者缓慢的移动速度迅速改用打带跑战略。作为回应,GDI指挥官开始使用改良后的APC对付这些更快的劫掠者,而捕食者/APC的武装巡逻组合能够在一段时间让分离主义分子无法出动。
分离主义分子还没有服输,他们部署了经过升级的专门针对已知GDI防御漏洞的火焰坦克。因为更厚的装甲能够摆脱APC的巡逻,还拥有升级过的能跑过老化的捕食者的引擎,改版的火焰坦克让分裂主义部队能够快速而大胆的袭击若干TCN站点,并将其夷为平地。十多个TCN站点相继沦陷,而这之后,分离主义分子的横冲直撞终于在Waukesha战役画上了一个句号。
Waukesha的驻军由Leon Kamperov上尉指挥,他们的任务是保护24号和30号TCN节点以及Waukesha平民定居点。在一个可怕的早晨,驻军的EVA探测到聚集在该地区的大量分裂势力部队,数量足以攻击附近的所有三个地点。Kamperov完全清楚他的捕食者的速度太慢,无法保护所有三个地点,他作出了一个极其冒险的决定。
在附近的Waukesha战争工厂里,驻军工程师剥下APC的外皮,用取自捕食者坦克的装甲盖板对其进行加固;之后,每辆捕食者被部分拆解掉,炮塔挪到了APC的车顶上。 从前是工程师的Kamparov希望这些临时拼凑的载具能将APC的速度与捕食者的火力结合起来,使他的部队能够阻击分裂势力部队,使其无法到达TCN站点。
他赌赢了——袭击者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几辆火焰坦克很快在齐射中报废。在交火中,更易冲动的Nod载具向TCN节点猛冲,但受到临时组装的坦克阻击,很快被灭掉。尘埃落定,残存的分裂势力部队全面撤退,尽管这些拼凑起来的载具大多被摧毁,但是没有平民伤亡的报告,两座TCN节点也安然无恙。
因为这次令人难忘的胜利,Kamperov晋升为少将,并接受委托领导GDI新一代主战坦克的设计。Kamperov的设计型号是AT-22猎手坦克,并及时成为GDI的首选主战坦克;猎手坦克以次时代APC风格加强底盘为基础,配备150毫米轨道炮,将轮式载具的速度和机动性与坦克的威力和装甲结合起来。尽管它的前身牺牲了速度来换取装甲,但猎手坦克反其道而行之,强调阻击和追击,完美适应对广阔的泰伯利亚控制网络的防御。
战场说明
*装甲底盘
猎手坦克是第三次泰伯利亚战争中APC底盘的进化版。虽然APC底盘原先并没有设计用来承受直接火炮打击,但结合了新一代装甲外壳和APC动力传动系统升级版的重大改造让猎手坦克在维持可接受的装甲等级的同时保持其速度优势。尽管有这些改进,猎手坦克的装甲还是不能完全与其他坦克相媲美,在打大仗时只能依赖速度。
*8轮驱动
以APC骨架为基础,使猎手坦克的速度超过以往的GDI主战坦克。用车轮来代替履带使猎手坦克能对情况作出快速反应,防止扰乱TCN的入侵行为。它们可观的最高速度令猎手坦克能够追上任何敌人并将其摧毁——除了速度最快的。
*新时代的开端
猎手坦克是GDI第一种同时装备了泰伯利亚核心发电机和电离武器的载具。该发电机是高效率和相对廉价的能量源,它作为TCN的副产品,主要给尖端离子发生器阵列供电。在外行看来,安装在轨道炮里的离子发生器在发射前向炮弹中注入高能粒子,大大增加了炮弹的破坏力。这团高度带电粒子云在飞行过程中将周围的空气电离化,其标志性的蓝色光亮在TCN时代的GDI武器中相当普遍。
*适应战斗
通常,作为TCN的第一道防线,有着速度与火力独特组合的AT-22猎手坦克,是在危险地域进行巡逻和阻击任务的首选载具。猎手坦克的任务不仅是保卫TCN,还有追击并摧毁那些对其构成威胁的东西,它们在一周内遇到的作战状况比其他作战部队几个月的经历的还要多。对危险和战斗的熟悉使猎手坦克乘员比他们的战友更有经验,同时在战场上也学得更快。

命令与征服4:泰伯利亚的黄昏——单位介绍:奥卡战机mk.v


故事背景
“会让你觉悟到玩过火了并真正惹毛了GDI的,不是那些猎手或利爪,而是当你见到他们派奥卡过来的时候,呀,就是那些无论你以为自己有多_都会把你斩尽杀绝的飞天王*蛋们”——出自身份不明的Nod起义者,2066年。
自从第一次泰伯利亚战争就作为GDI前线主力,没啥人会说标志性的奥卡垂直起降战机在往后的年头里经历了多少进化,虽然在机身、武装和火控AI上是有些许升级,但从本质上来讲,GDI生产线上下来的每款“次世代”奥卡都与其擅长用空对地火箭束打速歼战的前辈们差不离。要是大变样了,GDI团结的航空兵们还不干呢。
然而,在第三次泰伯利亚战争之后的日子里,许多GDI平民理事会里的人开始觉得奥卡是老古董了,该机在军队中的人气只不过是一种怀旧情结的副产品,它越来越值得质疑的战场效率却被选择性无视。尽管军方维持对奥卡的忠诚,他们发现要驳斥这种观点越来越难了,因为该机和Nod持续进化着的死对头毒液战机摆在一起比较时越发暗淡无光。
践踏着军方领袖的意愿,GDI理事会开始鼓吹“奥卡革新计划”,一个秘密的民间主导行动,旨在“重新发明”适应现代战场的奥卡。花掉了几年时间和数不清的钱财之后,结果终于向困惑的公众公布了,奥卡Mk.IV几乎无法被认出是一款GDI武器,更别说是那历史悠久的机族一员了——那是一台巨大、丑陋、装甲厚重的飞行工具再堆上各种无用功能、错误的“便民化”和整体上的散乱设计。军方,不用说,一点也不高兴,并且随着每个昂贵的机件在实测中坏掉而愈发不满。
最后,将军们把话挑明了——Mk.IV压根就一废柴,他们才不会去用它。
此事的反响不用说,够厉害的,奥卡Mk.IV浪费了无数钱之后进了垃圾桶、它的发明者被炒了鱿鱼、而GDI的研发部门受命要赶快开发出一款合适的代替物来做做奥卡Mk.V。不出意外地,数年后公布的下一代奥卡设计倾向保守得多,无论从外形上还是功能上都自豪地继承了光荣传统。在失败的Mk.IV的众多测试中获得的数据被小心谨慎的用于改良现有系统,背部加装强力发动机增大了作战半径、双翼上的推进器加强了垂直起降性能和功率,所以外貌上比历代要更粗些。覆甲火箭巢置于机头两侧,机身足够强来负荷增加的重量,这使得奥卡的定位从轻型侦察机转变为中型攻击机。
通过一系列成功的作战测验之后,奥卡五型于2064年投入服役,军方满足了、GDI理事会买了个教训,而奥卡继续担当着自己天经地义的前线战斗岗位。
战地详述
经典重现
第一眼看,奥卡Mk.V像极了它的前辈们——一款灵活的流线型垂直起降飞行器,结合了大表兄锤头鲨的机动性和加固装甲,又有拥有传统固定翼飞机迅速横越战场的能力。然而在外貌之下的进步是重大的,尤其是操控系统和升级的矢量推进垂直起降系统,使得奥卡可以倒着来飞,虽然比向前飞的时候动力会差点。
灵活性教条
奥卡身上最显著的升级就是武器系统了——在仍使用传统火箭弹幕的同时,Mk.V在使用它们上更加灵活。首先,有一个会被许多人说成是挑战Nod毒液战机空中优势的举动,奥卡升级了火控AI而能够进行空对空战斗。由于空对地火箭并不是有效的缠斗手段,Mk.V装配了新的多用途“彗星”导弹,专门设计用来摧毁其他飞机,但也完全有能力对地面目标发射毁灭性的密集火力。
见面礼最重要
奥卡武器系统的第二个主要改良是增添了一个“分段发射”机构;当与敌人交战时,奥卡会对一个选定目标发射全套火箭,但是自动装填机会把机身内藏的弹药输送到双翼的火箭巢上,这是一个缓慢及复杂的机构,所以在第一次齐射之后火箭只能逐枚发射。飞行员们受过训练把飞机后撤到安全距离等火箭巢补满再重新杀回来,但许多火箭老手都会选择留在射程里把半死不活的目标干掉再说。

标签: #命令与征服4泰伯利亚的黄昏单位介绍半机械收割者#命令与征服将军兵种介绍